痉挛性斜颈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山豆根和北豆根不可混用
TUhjnbcbe - 2021/11/20 21:45: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福建白癜风医院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2.html

山豆根和北豆根为临床常用的中药,但由于我国各省市的用药习惯不尽相同,造成中药使用中同名异物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山豆根和北豆根名称相近,因此造成一些地方将山豆根和北豆根混用的现象出现。

实际上,山豆根和北豆根乃两种药物,山豆根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以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如《本草图经》记载:“山豆根生剑南山谷,今广西亦有,故又有广豆根之称。苗蔓如豆,根以此为名。”而北豆根在历代本草中均未见作山豆根使用的记载。版《中国药典》已将山豆根和北豆根以两种药物分别载入,两药的基源不同,功效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笔者从二药的形状鉴别差异、功效差异、*性差异等方面陈述如下:

性状差异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又习称为“广豆根”。其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根茎长圆柱形,略弯曲,常有分支,长短不等。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不易折断。饮片性状为类圆形薄片,表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色,周边棕色或棕褐色,质坚硬,有豆腥气,味极苦。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东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其根茎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饮片性状为类圆形厚片,切面灰白至淡*色,木部淡*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周边棕*色至淡棕色,气微味苦。

功效差异

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消肿利咽之功效。主治热*炽盛、火*蕴结之咽肿、喉痛、喉风、牙龈肿痛等。

北豆根:具有清热解*、祛风止痛的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风湿痛、四肢麻木、肠炎痢疾等。

*性差异

山豆根:现代研究表明,山豆根所含之苦参碱能作用于大脑,引起痉挛,能麻痹横隔膜和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以山豆根25g/kg煎液小鼠灌肠,结果出现呼吸抑制和震颠、痉挛、死亡。

北豆根:北豆根主要成分为蝙蝠葛碱,研究发现,以蝙蝠葛碱所作的亚急性*性实验表明,该药4.8~60毫克剂量用药18天或2~3月,对心脏无不良影响,毫克以上剂量用药2~3个月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受损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加重,所致的是轻度损害,毫克以下对肾和肾上腺基本无不良影响。

因此,虽然二者都具有清热解*的作用,但山豆根含有的主要成分苦参碱,*性大于北豆根含有的蝙蝠葛碱。版《中国药典》中北豆根用量为3~9克,而山豆根用量为3~6克,其目的就是要防止中*事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经营销售部门还是各医疗单位,均应以药典为准,将二药分别使用,切不可相互混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豆根和北豆根不可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