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针刀如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
TUhjnbcbe - 2020/11/16 11:59:00

张天民针刀临床实操特训班10月26号开班,仅剩1个名额,火热抢座中……(点击查看)

小儿先天性斜颈(infantilecongenitaltorticollis)

本病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形成的畸形。一般认为发病原因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在难产时受伤,发生出血、机化,以致纤维变性后引起该肌挛缩。

诊断

1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在一侧胸锁乳突肌内可摸到梭形的肿块,质硬而较固定。3~4个月后,肿块逐渐消失而发生挛缩,出现斜颈(但亦有部分患儿由于病情较轻,不发生显著挛缩,亦无畸形出现)。到1周岁左右,斜颈畸形更为明显,头部向一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如勉强将头摆正,可见胸锁乳突肌紧张而突出于皮下,形如硬索。在发育过程中脸部逐渐不对称,健侧饱满,患侧短小,颈椎侧凸,头部运动受限制。若不及时治疗,畸形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2诊断要点

畸形表现为头颈倾向患侧,而脸转向对侧并后仰3

新生儿胸锁乳突肌挛缩可触及梭形纤维肿块,肿块可在胸锁乳突肌内自行消退,胸锁乳突肌变短并挛缩。随年龄增长上述畸形加重,而且邻近器官产生继发畸形。

头面五官不对称,如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甚至大小不等,患侧颅骨发育扁平而小,颈胸椎出现代偿侧弯,双肩不平等一系列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斜颈相鉴别:如应注意排除骨关节疾患或损伤所致的斜颈;通过X线片排除先天性颈椎畸形、颈椎半脱位、高肩胛症、颈椎外伤、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亦应排除肌炎、淋巴结炎、眼病引起的斜颈,某些神经性疾患和痉挛性斜颈以及姿势异常等引起的斜颈。

针刀治疗

3治疗原则

依据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理论及疾病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先天性斜颈一是胸锁乳突肌起止点产生粘连、瘢痕,其肌腹挛缩,二是由于该肌的病变引起其附近的软组织也产生网络状的粘连、瘢痕,且病变侧的粘连、挛缩所引起的拉应力异常,从而形成一个病理构架。故治疗应通过针刀整体松解颈部及胸锁乳突肌的粘连和瘢痕,从而纠正畸形。

操作方法

第1次针刀松解颈部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

参照颈椎病软组织损伤型之“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方法进行。

第2次针刀整体松解胸锁乳突肌起止点及行经途中的粘连、瘢痕

体位侧卧位,头偏向对侧。

体表定位胸锁乳突肌起止点与肌腹部。

消*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麻醉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lml。

刀具I型4号直形针刀。

针刀操作

①第1支针刀松解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起点触压到肌肉起点的压痛点,刀口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60°角刺人,达胸骨肌肉起点处,调转刀口线90°,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垂直,在骨面上向内铲剥2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胸锁乳突肌锁骨部起点触压到肌肉锁骨头起点的压痛点,刀口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刺人,达胸锁乳突肌锁骨起点处,调转刀口线90°,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垂直,在骨面上向内铲剥2刀,范围0.5cm0

③第3支针刀松解胸锁乳突肌止点如疼痛、压痛点在肌肉止点,在患侧压痛点处进针刀,针刀体与枕骨面呈90°角刺人达乳突骨面后,调转刀口线90°,在乳突骨面上向乳突尖方向铲剥2刀,范围0.5cm。

④第4支针刀松解肌腹部上1/3交界点的粘连和瘢痕在胸锁乳突肌肌腹部上1/3交界点定位,刀n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刺入,有一落空感,再刺人肌肉内,纵疏横剥2刀,范围0.5cm。

⑤第5支针刀松解肌腹部中点的粘连和瘢痕在胸锁乳突肌肌腹部中点定位,针刀操作方法与第4支针刀相同。

⑥第6支针刀松解肌腹部下1/3交界点的粘连和瘢痕在胸锁乳突肌肌腹下1/3交界点定位,针刀操作方法与第4支针刀相同。

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注意事项在做肌腹部针刀松解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的颈外静脉,具体方法是在针刀定位时,用手指按压锁骨上窝,显露颈外静脉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的充盈程度,用记号笔标出静脉走行方向,针刀松解时避开血管走行路径即可。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针刀治疗后即刻手法主要的方法为分筋、理筋及肌抗阻力牵拉。

针刀间隔期手法以传统的推拿按摩手法为主,目的是帮助肌肉恢复血液循环,解除硬结,增加弹性。

张天民教授针刀治疗腰椎病操作视频

天民针刀临床实操班之尸体解剖

视频:张天民教授临床带教中

湖北中医医院针刀科,常年招收进修生,张天民教授亲自带教,病人多,病种多,进修及患者转诊龙老师

c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刀如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