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由于颈椎运动量大且位置特殊,极易受损,人们就容易患上颈椎病,它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颈椎病指的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并累及周围神经、血管,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现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颈椎病已经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那些爱玩手机的“低头族”,以及天天和电脑打交道的办公室白领,得颈椎病的概率已经明显升高。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颈椎病,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颈椎病?颈椎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呢?
颈椎病的类型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根据颈椎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常见症状有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多见于30-40岁女性。
颈椎病初期以颈型最常见,临床表现可有
1颈部症状,比如有颈部的不适、活动受限或者是疼痛、酸胀、发僵这种情况。一般在晨起、劳累、姿势不良或者受到寒冷刺激的时候会加剧。在按摩、热敷以后会有明显的缓解。在活动颈部的时候,可能会有咔咔的异响,同时颈椎的肌肉摸起来发硬,同时有压痛。
2
肩部症状,可以有双肩的发沉,肩部酸痛、胀痛,同时有局部的按压疼痛。
3
背部症状,背部有肌肉发紧、发僵,触摸的时候可能有疼痛点这种表现。
4
头部症状,常常在劳累以后,感觉半边头部或者是整个头部发紧、头疼,在休息以后有明显的缓解。
神经根型颈椎病
此型发病率最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钩椎关节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引起神经根性刺激症状所致。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
临床上
1
开始多为颈肩痛和颈部发僵,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放射痛范围根据受压神经根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皮节。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2
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
3
检查可见病侧颈部肌肉痉挛,颈肩部肌肉可有压痛,患肢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
4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上肢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可出现阳性,表现为诱发根性疼痛。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图片来源于《外科学第九版》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四肢感觉、运动、反射以及二便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为颈椎病最严重的类型。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由于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颈膨大处),且活动度大,故退变亦发生较早、较重,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
临床表现有
1
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下肢各组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继而出现上下楼梯时需要借助上肢扶着拉手才能登上台阶。严重者步态不稳、行走困难。
2
病人出现上肢或下肢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
3
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称为“束带感”。同时下肢可有烧灼感、冰凉感。
4
双手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系扣、持筷等难以完成,持物易落,甚至不能自己进食。
5
后期可出现二便功能障碍。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
6
检查时颈部多无体征,可有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肌张力增高,可有折刀感,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而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Hoffmann征、下肢Barbinski征等病理征可呈阳性。
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退变机械性压迫因素或颈椎退变所致颈椎节段性不稳定,致使椎动脉遭受压迫或刺激,椎动脉狭窄、迂曲或痉挛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出现头晕、恶心、耳鸣、偏头痛等症状,或转动颈椎时突发眩晕而猝倒。因椎动脉周围有大量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可出现自主神经症状,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胃肠功能减退等。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退变因素,如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增生等,尤其是颈椎不稳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的一系列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有关,有交感神经抑制或兴奋的症状,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表现为症状多,体征少。
临床
表现
1
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2
眼耳鼻喉部症状: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3
面部或某一肢体麻木发凉、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痛觉迟钝。
4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
5
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
专家提示
总之,患者在了解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后,那么就很容易联想到颈椎病而及时就医。不论是否是颈椎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都应该引起重视。
以下附皖南医学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病例一例
患者王**,男,50岁
手术名称:颈椎前路颈5椎体次全切+颈6/7单间隙椎管减压钢板内固定术
病例特点
1
主诉
颈部疼痛伴四肢无力1月余加重1天余住院
2
因(系)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感颈项部酸痛不适伴有四肢无力,医院就诊,行颈椎+头颅MRI提示“颈椎退变,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給予药物(具体药物名称不详)口服治疗疗效不佳。1天前患者出现四肢无力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双手指尖麻木,行走不稳,脚踩棉花感及躯干部束带感均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现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脊髓型颈椎病”收住病房。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盗汗,无明显四肢肌肉萎缩,四肢无明显不自主抖动,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况良好,饮食及睡眠良好,小便正常,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进行性下降。
3
专科检查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未见明显侧弯畸形,颈部各方向活动无明显受限,颈项部压痛(+),双上肢自双肩平面以下、躯干部自乳头平面以下、双下肢皮肤刺痛觉明显减退,左侧上肢肩外展肌力4级,右侧上肢肩外展肌力4级,双侧上肢屈肘、伸肘及伸腕肌力均4级,双手握力下降,双手麻木,指尖麻木更加明显。双下肢屈髋、伸膝及踝、拇背伸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腹部反射存在,双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及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均亢进,对称。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双侧踝阵挛(-),鞍区感觉正常。
术前颈椎正侧位
术前动力动力位片
术前颈椎CT提示:椎间隙后缘骨赘形成
颈4/5椎间隙层面
颈5/6椎间隙层面
颈6/7椎间隙层面
科室讨论后行“颈椎前路颈5椎体次全切+颈6/7单间隙椎管减压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第二天复查颈椎CT示:椎体后缘骨赘完全去除
术后第二天复查颈椎MRI示:椎管减压彻底
皖南医学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
皖南医学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始建于年,于年由皖南医学院正式批准为校级临床研究机构,是省内最早成立的脊柱疾患研究中心,相继开展各种颈椎疾病及创伤的前后路和非融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前后路手术治疗及经椎弓根结核病灶清除重建、脊柱肿瘤后路I期切除重建、脊柱畸形的外科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后路微创减压、TLIF/PLIF融合术及棘突间撑开内固定等多项手术,目前这些技术已成为我院的常规手术;近年来致力于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相继开展椎间盘镜、椎间孔镜、OLIF和MIDLF、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椎体成型及后凸成型术等多项新技术。
机构于年5月被认定为大中华脊柱教育中心安徽地区微创培训基地
年3月“脊柱退行性疾病基础及临床应用团队”被芜湖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为芜湖市“”产业创新团队
为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使专科建设总体达到国内先进、省内的优势特色专科,年脊柱外科研究中心中心负责人带领骨科团队成功申报成为安徽省骨科临床医学重点专科
机构目前为山东大学博士学位培养点
本研究机构现有高级职称5人
博士及硕士16人
安徽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1人
“江淮名医”1人
博导1人
硕导3人
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皖南医学弋矶山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
安徽省卫生厅领*人才1人
安徽省*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主要从事脊柱外科退行性疾病、脊柱疑难病、脊柱肿瘤、脊髓损伤的防治研究以及脊柱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临床治疗研究,同时依托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展脊柱退行性疾病非编码RNA相关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
-年共获批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课题8项
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
芜湖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明专利7项
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SCI收录50篇
颈脊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