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发性震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经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对于特发性震颤疾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表示:清楚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可见,清楚特发性震颤的症状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特发性震颤的具体症状有哪些你知道吗?
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具有一定遗传倾向,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该疾病无任何年龄限制,但是多见于中老年人,会导致患者出现手部震颤、头部震颤等。
典型症状
姿势性震颤
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和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手部严重姿势性震颤
表现为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太小。
影响精细动作
震颤在发病前10~20年后会影响精细动作,至发病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酒、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
肌张力障碍
特发性震颤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势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通,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
运动障碍
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
偏头痛
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通,另外也有伴恶性高热的报道。
认知功能障碍
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词语流畅性、命名、情绪、语言记忆和工作记忆障碍。
就医:
特发性震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当出现典型震颤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判断震颤的临床分级
第一步,先控制病情不继续发展,避免了病情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避免引发焦虑症、抑郁症、书写困难,喉肌受累影响正常说话和发音
第二步,调节脏腑功能循环机制运行,药物持续作用修复损伤的脏腑功能,使之逐步恢复至正常工作运转。消除已经产生的并发症,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能力。
第三步,药物渗透全身,排除体内的风、邪、湿、*将身体内部的不利因素排出体外,固本培元,滋养精髓,防止病情再次发展和复发。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