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之l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527148.html

如果内容对您有益,请
  金匮、古帝王藏书之器。此篇论经脉之道。乃上帝之所贵。藏之心意。非其人弗教。非其真弗授。乃金匮中之真言。不知道者。不易得也。

*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八风、八方之风。经、谓五脏之经俞。五风、五经之风也。上章论阳气。 此章论经脉。故首提曰经有五风。末结曰善为脉者。)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八风发邪。谓八方不正之邪风。发而为五经之风。触人五脏。则邪气在内而发病也。盖言在天则为八方之风。在人则为五经五脏之风矣。)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所谓得四时之胜者。如春时之西南风。长夏之北风。冬之南风。夏之西风。秋之东风。此得四时所胜之气。而不为风所触。盖五脏因时而旺。能胜其所不胜也。上节言八风发邪者。发所胜之风。而克贼所不胜之时也。此言得四时之胜者。得四时所胜之气。而能胜所不胜之邪风也。以上皆论四时不正之风气。)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此言四时之正气。而亦能为五脏经俞作病也。五营运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盖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是以先言风气之伤五脏。而后言五脏之气。禀于五方五气而生也。俞者。经气之所注也。首言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发病者。言天之阳邪。始伤阳气。由气而经。由经而脏也。此言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者。言脏气实则病气。脏气虚则病脏。是以下文反复以申明之。)

故春气者病在头。(所谓气者。言四时五脏之气。相为病也。肝俞在颈项。而春病在头者。春气生升。阳气在上也。故病在气者病在头。病在经者别下项也。是以下文之有病在气者。有病在经者。有病在脏者。有病鼽衄之在上者。有病洞泄之在内者。有病风疟之在外内出入者。分别脏气经俞之有虚实也。)

夏气者病在脏。(夏时阳气发越在外。脏气内虚。故风气乘虚而内薄。)

秋气者病在肩背。(秋气降收。不能主持于皮肤肌腠之间。故风气入于俞也。)

冬气者病在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冬气内藏。阳虚于外。故病在四肢也。以上论四时五脏之气。以下三故字。皆顶上文东风生于春节而言。)

故春善病鼽衄。(所谓善病者。言五脏之经俞在外。风伤肌腠。则易入于经也。鼽衄。头面之经证也。者气在头。故善病鼻衄。)

仲夏善病胸胁。(心之经俞。在胸胁也。朱济公问曰。此言胸胁。而无所见之证者。何也。曰。上下三节。反复辨论。脏气经俞之有外内出入。故曰。有病在头者。有病在脏者。有病在肩背胸胁者。而皆不言病也。至于鼽衄洞泄诸证。言病在经而在头者。则有鼽衄之证。在经而在腹者。则为洞泄寒中。然总不重在论病也。)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夏时阳气在外。里气虚寒。长者湿土主气。风入于经俞。即内薄而为洞泄。风木乘虚而胜土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不能化热而为寒中也。)

秋善病风疟。(秋时阳气内收。阴气外出。疟论云。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风入于经。即欲内薄。经脉之阴气外出。邪正相持。故成风疟也。此言经络受邪。在外则为鼽衄痹厥。在内则为洞泄寒中。在外内之间。邪正相搏。则为风疟也。)

冬善病痹厥。(四肢为诸阳之本。冬时阳气下藏。经气外虚。风入于经。故手足痹厥也。金匮要略曰。但臂不遂者。名曰痹。厥者。手足逆冷也。以上论经络为病。)

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飧音孙此覆申明阳气者。卫外而为经俞之固也。按跷者。按摩导引。引阳气之通畅于四肢也。冬时阳气伏藏。若导引其四出。则无以奉春生夏长之气。是以有鼽衄头颈之经病矣。春病在头。邪热而迫于经者鼽衄。别出下项。则为颈项之病矣。灵枢经曰。是主心所生病者。胸胁痛。是主脾所生病者。溏泄。是主肺所生病者。肩背痛。所生者。经脉为病也。又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痹者。风入于经俞也。此复言阳气固密者。四时无经俞之病也。复曰飧泄而汗出者。言人能藏养元真之气。必不使邪伤经脉。病在内而为飧泄也。亦不使邪伤阳气。病在外而汗出也。此复甚言其阳气之不可伤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神气血脉。皆生于精。故精乃生身之本。能藏其精。则血气内固。邪不外侵。故春不温病。夏不浮长。则暑气伏藏。至秋成风疟。阴阳开阖。生长收藏。此乃平人之脉法也。夫血脉生于阴精。此篇论经脉之道。故曰精者身之本。曰此平人之脉法。)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中有阴者。阴气在内也。阳中有阳者。阳气在外也。此阴阳开阖外内之道也。)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鸡鸣至平旦。阳气始生。应春升之气。故为阴中之阳。平旦至日中。阳气正隆。应夏长之气。故为阳中之阳。日中至*昏。阳气始衰。应秋收之气。故为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阳气在内。应冬藏之气。故为阴中之阴。故曰一日之中。亦有四时。人之阴阳出入。一日之中。而亦有四时也。故平人之脉法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此篇始论经脉之道。经脉内连脏腑。外络形身。阴阳出入。外内循环。是以四时之生长收藏。以应平人脉法。人之形身脏腑。以应天之阴阳。夫人之始生也。负阳而抱阴。是以背为阳。腹为阴。督脉循于背。总督一身之阳。任脉循于腹。统任一身之阴也。夫外为阳。而有腹背之阴阳者。阳中有阴阳也。内为阴。而有脏腑之阴阳者。阴中有阴阳也。)

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经脉生于地之五行。而上应天之六气.故凡论经脉。先配合五脏五行。而后论及于六腑。)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冬病在肾。肾为阴中之阴。故冬病在阴。夏病在心。心为阳中之阳。故夏病在阳。春病在肝。肝为阴中之阳。故春病在阴。秋病在肺。肺为阳中之阴。故秋病在阳。针石所以治经脉者也。故当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皆视其五脏之经俞所在而施治之。)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王氏曰。心为阳脏。位处上焦。以阳居阳。故谓阳中之阳。肺为阴脏。位处上焦。以阴居阳。故谓阳中之阴。肾为阴脏。位处下焦。以阴居阴。故谓阴中之阴。肝为阳脏。位处下焦。以阳居阴。故谓阴中之阳。脾为阴脏。位处中焦。以太阴居阴。故谓阴中之至阴。灵枢经曰。心为牡脏。肺为牝脏。肾为牝脏。肝为牡脏。脾为牝脏)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雌雄、脏腑也。输应、交相授受也。盖脏腑之经脉。互相联系。表里外内。循环无端。与天之昼夜四时。出入相应。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帝言人之五脏。应天之阴阳四时。而五脏亦能收五方之气色。受四时之阴阳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天之五方气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肝之精气。开窍于目。而复通乎天气。是天气通乎人。而人气通乎天也。其阴精藏于本脏。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

其病发惊骇。(春时阳气上升。故其病亦如气之震发而为惊骇也。)

其味酸。其类草木。(木曰曲直。曲直作酸。肝属木。与地之草木同类。)

其畜鸡。(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

其谷麦。(麦为五谷之长。故东方应之。)

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之精气上为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以地之草木谷畜。应天之四时。上而为岁星也。)

是以春气在头也。(春气上升。春风在上。春病在头者。同气相感也。与别脏之因气虚而病者不同。故曰春气在头而不言病。)

其音角。(木音也。其应在春。)

其数八。(木之成数也。)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肝主筋。故病在筋。夫五音五数。应天之气也。皮肉筋骨。应地之有形也。以天之应。而病有形之筋骨者。天之阳气。通乎五脏之阴也。是以东方文义。与下文少有差别者。言天地阴阳之气。互相交感也。其下四方。言天之气色。通乎脏而病五脏之气。地之五味五行。五谷五畜。以应皮肉脉骨之有形。此皆阴阳变换之道。)

其臭臊。(臊音骚。臭、气也。气因木变则为臊。月令作。与臊同。)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心属火。受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而养精于内也。邪气脏腑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心主之气也。此篇以心气开窍于耳。肾气开窍于二阴者。谓五脏之气通于九窍。九窍五脏。皆通乎天气也。)

故病在五脏。(五脏者。病五脏之气也。上文曰。夏气者。病在脏。五脏六腑。心为之主。故心气病而及于五脏之气也。曰故者。言天之气色通于脏。而为病亦在气也。)

其味苦。其类火。(炎上作苦。火之味也。心气通于南方。故与五行之火同类。)

其畜羊。(五常*大论曰。其畜马。盖以午未皆属火也。)

其谷黍。(黍、糯小米也。性温而赤色。故为心之谷。)

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其应天之四时。而上为荧惑。荧惑、火之精也。七百四十日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心主脉。故病在脉。脉以应地。曰是以者。以地之五味五行。羊畜黍谷。以应病之在脉也。)

其音征。(火音也。其应在忧。)其数七。(火之成数也。)

其臭焦。(气因火变则为焦)

中央*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土旺四季。位居中央。脾为土脏。其气相通。*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窍。)

故病在舌本。(灵枢经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是脾气之通于舌也。)

其味甘。其类土。(土受稼。稼作甘。脾属土。故与五行之土同类。)

其畜牛。(牛色*而属土。故为脾畜。)

其谷稷。(色*而味甘。)

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土之精气。上为镇星。二十八年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肉也。(脾主肌肉。故知病在肉。)其音宫。(土音也。五音以宫为主。)

其数五。(五、土之生数也。土居五位之中。故独主于生数。六元正纪大论曰。土常以生也。盖土主化生万物。)

其臭香。(气因土变则为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肺属金。故受西方之白色。入通于肺。鼻者肺之窍。)

故病在肩。(秋气者病在肩背。)

其味辛。其类金。(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其畜马。(干为马。肺属干金而主天。)

其谷稻。(稻色白而秋成。故为肺之谷。)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金之精气。上为太白。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肺主皮毛。故知病在皮毛。)

其音商。(商主西方之音。)

其数九。(金之成数也。)

其臭腥。(气因金变则为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肾属水。故受北方之黑色。肾在下。故开窍于二阴。夫脏真藏于内。而五脏之气发于外。见于色。是以五方之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而脏气复外通于九窍。其真精藏于内也。)

故病在溪(肉之大会曰谷。肉之小会曰溪。下经云。溪谷属骨。皆有所起。溪乃小分之肉。连于筋骨之间。是肾主骨。而溪乃骨气所生之分肉也。张兆璜曰。溪者四肢之八溪也。冬气伏藏。故溪为之病。)

其味咸。其类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

其畜彘。(彘、豕也。色黑而属亥。)

其谷豆。(豆色黑而性沉。故为水之谷。)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水之精气。上为辰星。百六十五日一周天。)

是以知病之在骨也。(肾主骨。故知病在骨。下经云。肝生筋。心生血。脾生肉。肺生皮毛。肾生骨。是筋骨皮肉。五脏之所生而为病也。上经云。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是头脏肩背溪骨。乃脏气之为病也。)

其音羽。(水之音也。)

其数六。(水之成数也。)

其臭腐。(气因水变则为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此总结经脉之道。生于五脏。连于六腑。外合于五方五行。阴阳六气。表里循环。有顺有逆。善为脉者。藏之心意。合于精神。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不可以言语相传。故曰非其真勿授。是谓得脉之道者也。)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故非学道之人勿教。非真诚之人勿传。至真之言。犹藏之金匮。而庸人不易得也。以上四篇。论精神气血。然神气血脉。皆本于天乙之真精。故论神则曰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论气则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论血脉则曰精者身之本。此平人之脉法也。)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治病之法。各有异同。五方之民。居处衣食。受病治疗。各有所宜。

*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旁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

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实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

其治宜*药。故*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脏寒生满病。其治宜艾。故艾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

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其民嗜酸而食。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

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天年


  *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


  以母为基。以父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倪冲之曰。此篇论人之生死寿夭。皆本于少阴阳明也。夫阳为父。阴为母。基始也。言人生于少阴而始生也。者。干盾之属。所以御四旁。谓得阳明之气。而能充实于四体也。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者。一生于先天之精。一生于水谷之精。相搏者。抟聚而合一也。谓得先后天之精气充足。然后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


  *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魄毕具。乃成为人。


  朱永年曰。此言有生之初。得先天之精气。生此营卫气血。五脏神志。而后乃成人。


  *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朱氏曰。此言已生之后。藉水谷之精气。资生营卫津液资养脏腑形身。而后能长久。


  *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知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此总论人秉先后天之精气充足。营卫通调。骨肉丰满。可长享其天年。使道者。血脉之道路。


  本输篇之所谓间使之道。盖心包络之主血脉也。隧行列也。长者。环转之无端也。此言血气充足。循序而流通也。


  土基高以方者。肌肉浓而充于四体也。脉道流长。肌肉高浓。则营卫通调矣。三部者。形身之上中下。


  三里者。手足阳明之脉。皆起发而平等也。骨高者。少阴之气足也。肉满者。阳明之气盛也。如此者。


  寿之征也。倪氏曰。心包络主脉。包络三焦。乃肾脏所生之气。出归于心下。为有形之脏腑而主血脉。


  此先天之精气也。基墙者。土基浓而四壁坚固。此从天水谷之精气也。


  *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此言人之生长。从阴而生。自下而上。故曰其气在下。好走好趋好步者。春夏生动之气也。人之衰老。从上而下。自阳而阴。故肝始衰而心。心而脾。脾而肺。肺而肾。好坐好卧者。秋冬收藏之气也。


  肌肉坚固。血脉盛满。少阴阳明之气盛也。腠理空疏。发颇颁白。阳明少阴之气衰也。朱氏曰。人之生长。先本于肾脏之精气。从水火而生木金土。先天之五行也。人之衰老。从肝木以及于火土金水。后天之五行也。


  *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此言人秉先天之气虚薄。而后天犹可资培。更能无犯贼风虚邪。亦可延年益寿。若秉气虚弱。而又不能调养。兼之数中风寒。以致中道夭而不能尽其天年矣。五脏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先天之气不足也。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又失其饮食起居之调养矣。数中风寒。


  又不知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矣。致使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倪冲之曰。先天者。肾脏之精气也。然有生之后。惟藉后天以资培。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脏主藏水谷之精者也。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以先天之精气不足。得后天以资养。亦可以享其永年。故曰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久长。

生气通天论


  *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乎不可止。音骨此言烦劳而伤其阳气也。按金匮要略云。劳之为病。其脉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盖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烦劳则阳气外张。阴不得阳之温固。则精自出而绝于内矣。秋冬之阳气。内而收藏。夏则阳气张浮于外。故益虚而煎厥也。精气虚故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也。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勿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


  形乃困薄。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


  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


  筋脉横解。肠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


  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则土气实矣。土实。则心气不能传之于子。故喘满也。肾主水。其色黑。土亢则伤肾。故色黑而肾气不平。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


  病之从逆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有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


  苦生心。心生血。


  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


  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


  有亢害则有承制。阴阳五行之自然也。苦伤气。咸胜苦。中央生湿。


  湿生土。土生甘。


  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


  在色为*。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


  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


  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故曰。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


  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


  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


  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


  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旁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


  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


  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


  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


  命曰一阴。阴阳HTHT。


  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阴阳别论篇第七


  *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


  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阴争于内。阳扰于外。


  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


  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博。谓之崩。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满。腹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三日死。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帝曰。


  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帝乃择吉日良兆。


  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