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脑阻碍进食医生指出,这块肌肉起决定作用 [复制链接]

1#
安道尔 http://bbs.hafeiqichec.com

所谓人生百味,火锅填胃

世界上最悲伤的事莫过于

你吃着火锅而我只能旁观助兴

比这更悲伤的是

我虽能嚼几口但是咽不下去QAQ

能尝到口感但是咽不下去的

人间惨剧具体怎样呢?

近日我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姜丽主任医师团队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

+++++++++++

案例详情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连口水都咽不下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孙伯,这位55岁的揭阳火锅店老板被确诊为脑干梗死——原来孙伯的吞咽障碍是由脑干病变引起的。医院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每次喝水、吃饭还是需要经胃管注入才能完成。正常进食的问题没有解决,孙伯心急如焚。经当地医生介绍,孙伯来到我院康复医学科继续接受治疗。

做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吞咽造影等检查后,姜丽主任医师团队分析考虑孙伯的主要临床问题为脑干梗死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

姜丽解释道,吞咽障碍是脑干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掌管吞咽功能的中枢神经由于梗死而被损坏,使得食管入口的肌肉,即环咽肌,无法正常开放,同时合并口咽腔压力等问题,最终导致食物难以下咽。

治疗前,咽部内伴有显影剂的食物无法进入食管

“喝第一口水时症状特别明显,甚至出现窒息感、噎住、呛咳,几个月来都没能好好喝水吃饭……”面对治疗心情迫切的孙伯,姜丽决定为他实施超声影像引导下的肉**素注射,以期重新打开环咽肌、改善吞咽功能。

注射后的第二天,孙伯可以咽下少许软糯食物;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一周后,孙伯已恢复大部分进食功能,复查时,吞咽造影检查一切正常。

出院时复查

看着孙伯顺利进食,姜丽给予出院后康复治疗建议。出院后的孙伯完全恢复了自主进食功能,同食物二度“建交”。

以下视频来源于

凡人凡语SLP

出院前,孙伯伯迫不及待地品尝一份香喷喷的鸡蛋羹

+++++

是什么让孙伯“食不下咽”呢?

今天,姜丽就来同大家

科普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

它的专业名称是环咽肌失弛缓症

环咽肌失弛缓症是什么?

食物进入食管必经环咽肌。吞咽食物时,只有环咽肌肌肉完成松弛配合,食物才能由咽部顺利进入食道。

如果支配环咽肌的脑神经受损或者环咽肌自身病变导致肌肉不能完全松弛,食物就会在该处受阻,不能或不易完全进入食管。由此发生的吞咽障碍即为环咽肌失弛缓症。

环咽肌失弛缓症会带来哪些危害或困扰?

首先,吞不下的食物误入肺部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的肺炎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其次,长期食物摄入不足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身体衰弱。

另外,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患者容易出现易怒、焦虑等情绪障碍。

吞咽造影检查是怎么回事?

吞咽造影是目前国际认可的、明确吞咽障碍的金标准!

通过吞咽造影检查,医务人员可以观察到食物从口腔到食管整个动态进食过程:到底在哪个部位发生食物运送障碍、是否有少量食物渗漏进气管都能被非常直观地捕捉到。

另外,联合外在辅助手法,医务人员还可以发现更多细节,再根据相关检查结果,便于制定出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通过外在辅助施加吞咽动力、改善吞咽模式后,少许食物进入食管;同时可以看到咽缩肌力量不足的问题。

尽管吞咽造影是吞咽功能评估的金标准,但为了全面、完整地了解患者的吞咽过程、找出所有问题,我们还需要为患者施行各种吞咽功能的量表评估。

完成所有检查后,我们还发现孙伯存在咽反射减弱、咳嗽能力弱、软腭抬升力量差、鼻漏气等问题。

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很难又快又好地帮助孙伯恢复吞咽功能。

明星打的除皱针还可以用来治疗吞咽障碍?

肉**素是一种治疗用药物,因为可以抑制肌肉收缩而被广泛应用到美容等专业治疗领域。由于明星宣传效应,肉**素的除皱、瘦脸功效被大多数人熟知。

肉**素注射治疗环咽肌失迟缓,是针对环咽肌失弛缓症的先进治疗方法,国内外均有案例报道,其疗效和安全性都已得到临床认可。

传统的方法是盲法徒手注射或者肌电引导注射,由于注射位置靠近颈部血管、神经、甲状腺等组织器官,盲法穿刺易引起药物注射不准确、局部组织损伤、出现血肿等。

与传统注射方法相比,在超声影像实时监控下进行的注射治疗,不仅大大提高了注射的精准度,注射的安全性也有所提高、药物起效也更快。

环咽肌肉**素注射超声图

除了注射肉**素,

还需要其他的吞咽康复治疗吗?

当然需要!正如前面所介绍,孙伯除了环咽肌失迟缓,还存在其他多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赖综合的吞咽康复功能训练,包括增加口咽腔压力的治疗(软腭电刺激疗法、抗阻呼吸训练、长音训练),咽部收缩力的治疗(下颌抗阻训练、舌骨上肌群低频脉冲电治疗),还有进食训练增加感官刺激,以便充分调动咽喉部肌肉的原初感觉,顺利启动吞咽。

进食训练

部分进食食物

康复后的孙伯伯与康复团队合影

本文指导专家

康复医学科主任姜丽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联合导师,中山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康复医学科规培基地主任,美国梅奥诊所/台湾大学康复科访问学者

.02-.04:医院/医院,康复科,访问学者

.03-.03:美国MayoClinic医学中心,康复科/疼痛科,访问学者

获-西藏自治区医疗援藏首席专家;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社会任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肌骨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超声介入疼痛学组常委;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骨科康复学组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超声介入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运动与创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国自然课题一审专家

荣誉及奖励:

西藏自治区人民*府,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首席专家,-年度

西藏自治区人民*府,自治区第八批优秀援藏干部,-年度

广东省人民*府,广东省第八批优秀援藏干部人才,-年度

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度(1/9)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度(1/9)

擅长领域:

临床擅长将肌骨超声影像技术应用于四肢关节、软组织疼痛及周围神经损伤评估;擅长肌骨超声影像引导四肢关节疼痛/脊柱疼痛的注射治疗,擅长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疗法;擅长肉**素注射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肢体痉挛。

科研方向聚焦在肌骨超声影像技术联合肉**素在神经康复及骨关节疼痛疾病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省卫生健康委、广州市重点项目研发计划专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40余篇。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普通),周三下午(雅和),周四上午(名优)

康复医学科林阳阳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康复医学规培基地教学主任、中山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

主持国家青年自然基金1项、中山大学教育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自然基金3项、美国NIH基金1项。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篇,SCI论文9篇,成果发表于国际高水平杂志PNAS和ActaNeuropathologicaCommunications等。

学术专长:擅长颈椎相关疼痛和骨骼肌肉关节劳损性疾病,如四肢关节炎,四肢韧带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足底筋膜炎等所致的急慢性疼痛及神经卡压所致的麻木疼痛的超声评估及介入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痉挛的综合治疗及A型肉**素的超声引导注射也颇有研究。

感谢康复医学科徐洋凡主管治疗师,级实习生邱俊嘉、宋浩然对本文的支持

责任编辑:张源泉、唐小雨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终审: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