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识小儿推拿之下肢部穴位及操作手法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丰 隆

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寸半,胫腓骨之间。


  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端揉本穴,称揉丰隆。


  50~次。


  和胃气,化痰湿。


  痰鸣,咳嗽,气喘等。

本穴为化痰要穴,主治各种因痰而发之证,常与揉肺俞,揉膻中,按弦走搓摩等配合使用。

委 中


  腘窝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之间。

拿法:用拇指放在膝关节前方与委中相对处,用食指放在穴位上,两指提拿钩拨腘窝中筋腱,称拿委中。


  3~5次。


  定惊止抽,疏通经脉。


  惊风抽搐,下肢痿软等。

用本穴治疗惊风抽搐时,常与掐涌泉,揉百会,掐十宣配合使用。治疗下肢痿软等病时,常配以揉足三里,拿后承山,按揉膝眼等法。

后承山


  腓肠肌腹下凹陷中。


  

1.拿法:用拇指放在穴位上,四指放在胫前与本穴相对处,用力对拿本穴,称拿后承山。


  2.推法:用拇指面在小腿肌腹上向上或向下直推,向上直推称推上承山,向下直推称推下承山。


  拿法:3~5次。推法:30~50次。


  止抽搐,通经络,止腹泻,通大便。


  腿痛痉挛,下肢痿软,泄泻,便秘等。

用本穴止抽时,用拿法,常与拿委中,掐十宣等合用。推上承山可治腹泻,多与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等合用。推下承山可治便秘,多与拿肚角,推下七节骨,揉龟尾等合用。

昆 仑

外踝后缘与跟腱内侧之间的凹陷中。


  掐法:用拇指甲掐本穴,称掐昆仑。


  3~5次。


  镇静定惊。


  惊风,抽搐。


  本穴主要用于急救,常与掐老龙,掐后承山等合用。

涌 泉

屈趾,足心前正中凹陷中。


  

1.推法:用拇指面向足趾方向直推,称推涌泉。


  2.揉法:用中指或拇指端揉本穴,称揉涌泉。


  

3.掐法:用拇指甲掐本穴,称掐涌泉。


  推及揉法:50~次。掐法:3~5次。


  安神除烦,引热下行。


  五心烦热,烦躁不安,久热不退,目赤肿痛,潮热虚火,口舌生疮,神昏,惊风,癫痫,抽搐等。


  本穴有较好的引热下行即除热的作用,操作时宜轻柔的揉或推法,可配以清肝经,清天河水等法。治疗惊风,抽搐时,常与捣小天心,掐五指节,按揉百会等配合使用。

小儿不长怎么办呢?

科主任简介

付水兵:儿科主任,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世界中联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华针刀委员会委员,HQCC中国小儿推拿标准化认证委员会天津分会委员,天津市小儿推拿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会员,天津市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小针刀、推拿、耳针、舌针、腹针、火针、刺络、走罐、扶阳罐、艾灸等治疗呼吸、神经、脾胃、皮肤、儿科、妇科及椎体系统疾病等,特别是对小儿咳嗽、发热、食积、便秘、脾胃虚寒、消化不良、遗尿、夜啼、抽动症、多动症、增高助长等有独到之处;对成人失眠、眩晕、焦虑症、头晕头痛、痉挛性斜颈、偏瘫、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疼痛、腱鞘炎、脸腺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带状疱疹、咽炎、痛经、斑秃、湿疹、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有良好疗效。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河东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

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为您服务:

1.中药冲剂2.小儿推拿

3.雾化治疗4.扎积刺络治疗

5.敷贴治疗6.刮痧拔罐治疗

7.理疗治疗8.针灸针刀治疗

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与您共同守护

您和孩子的健康

欢迎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