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读经申34书12,路19 [复制链接]

1#

项背拘急

刘渡舟医案:刘某菜,男,41岁。患病已三月,项背强紧,顾盼俯仰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恶风。问其大便则称稀溏,每日二三次,伴有脱肛与后重等症。切其脉浮,视其舌苔白润。辨为桂枝加葛根汤证,其大便溏薄,肛肠下坠后重,则为阳明受邪升清不利之象,为“太阳阳明合病”。

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葛根16克,生姜12克,炙甘草lo克,大枣12枚。服药后,不须吸粥,连服7剂,诸症霍然。

按语:本证在项背强急的同时,并见下利、下坠与脱肛,实补原方之所略也。后世用本方治疗外感不解,又有下利之证,每获效验。刘老认为,本方用于治疗风寒背部痹痛,以及下颌关节炎等,亦有较好疗效

痢疾

蒲辅周医案:陈某某,男,4岁半。年8月15日突然发热,恶心呕吐,4小时内抽风2次,因昏迷而急诊入院。患儿大便呈脓血样,有里急后重现象,当时诊为急性中*性痢疾,用冬眠药物及温湿布裹身。翌日,面色转灰暗,寒战高热,呼吸微弱,经人工降温16小时,方得呼吸均匀。复温后第二天开始,每日上午发生寒战,且有紫绀,肢凉,午后高热(42—43℃)无汗,时有语妄躁动,每日下利脓血便20余次,胀,里急后重,无呕吐,食欲尚可。

血栓:白血球逐渐减少,出现粒细胞减少征(白血球总数/立方毫米,中性0%)。大便培养:福氏痢疾杆菌阳性。耐药试验:对多种抗菌素等药物不敏感,于26日请我院中医会诊。

诊时息儿呼吸促迫,唇色淡红,腹满不硬,午前寒战,午后高热,右脉沉滞,左脉弦大而急,舌质色淡,苔薄白而腻。证由暑湿内伏,新凉外加,表郁里结,以致升降阻滞,营卫不通。若单治其里则伏邪不得外越,内结必然更甚,病为正虚邪实。

幸胃气尚存,津液末竭,急宜升阳明,和营卫,开玄府之闭,达邪外出而解里急。

方用桂枝加葛根汤:粉葛根6克,桂枝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2枚。上药用文火煎取毫升,每4小时服30毫升。药后另服荷叶、炒粳米煎汤。仿桂枝汤服法以助汗。

药后当夜染梨汗出,但小腿至足无汗,体温渐降,四肢转温,今晨无寒,但仍有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前方去桂枝、白芍,加健脾化湿之品调理一周而愈。

按语:本为中*痢疾,高热、脓血便,但面白、肢凉、恶寒战栗较为明显。据此,蒲者不落以苦寒清热解*治痢之巢白,反用辛温之剂开表达邪,逆流换舟,使表开则里畅,热去而痢停。非善读仲景书之人决无此稻略也。

落枕

程昭寰医案:马某某,男,18岁。患落枕,每年3—5次,发作时头不能侧顾,项强及有背拘急疼痛,每次发作针刺按摩3—5次,即能获效。但偶感风寒,旋又发作,偶有汗出、怕风,要求服中药断其根,乃用汤药。

就诊时见:舌质谈,苔薄白,脉浮迟。余曰:疏一方,发作时服3剂,再发再服。疏方;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3片大枣5个炙甘草9克葛根15克,当归12克。如此服用2次,遂不再发。

按语:落枕常发,发则见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脉浮迟,桂枝加葛根汤证备,是用之即效。

斜颈

王立恒医案;王某,男,32岁,年8月5日初诊。自诉5小时前,无故突然头呈阵发性、不自主地向右上方倾斜。医院肌注氯丙嗪50毫克,庆大霉家8万单位治疗,病情无好转,急来我院诊治。察舌质谈,苔薄白,脉缓。

体检:发作时先是头呈不规则的细小的动摇,继则头逐渐向右上方倾斜或后仰,下颌向对侧扭转并稍上,口张难合,两目上翻,并伴有项背强急,自汗,恶风,咽干。每5—10分钟发作一次。

西医诊断:痉挛性斜颈。

中医辨证为外邪侵袭,营卫失调,太阳经输不利,津液不布,筋脉失养。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流利经脉,方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15克,桂枝12克,杭白芍30克,炙甘草lo克,大枣5个生姜3片。水煎服,1日l剂,分2次服。服药2帖,病告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语:痉挛性斜颈为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主要由颈服、胸铰乳突肌、斜方肌等不随意的收缩而产生的痉挛,局中医“痉病”范畴。本案兼见自汗、恶风、脉缓,故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

面肌颤动

金树武医案:魏某,女,45岁,年4月25日初诊。自述右动侧面部肌肉颤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

一年前由于汗出伤风而后突感右侧面部肌肉颤动,项背强儿几,右侧面部麻木,逐渐出现口眼歪斜,时有自汗、恶风、手足麻木等症。

医院均诊断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服西药(不详)及中药镇肝熄风场、牵正散等不效。乃来我院诊治。

检查:神志清楚,面色微*,两目有神,右侧面部肌肉颤动,无明显口眼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风邪侵袭,营卫不和,分肉不利,筋脉失养。仍以法风调和营卫,解痉舒筋为法。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lo克,生姜3片,大枣4枚,葛根50克。服后吸热粥毫升,取微汗避风。6剂后症状大减。又因劳累汗出当风而复发加重,仍守前法治之,复投本方21剂,诸症痊愈。

按语:腠理不固,营卫不和,致络脉筋肉失养,加以风邪扰动而发病,参以脉证符合桂枝加葛根汤证,用之果验。

睑废

秦天富医案:赵某某,女,6岁,年10月lo日初诊。其父代诉:思儿于三月前外出途中,因感风寒,当晚发烧,三日烧退后,遂发现双眼睑下垂。

经省、医院诊为“重症睑下垂”。口服维生素BI,间断注射新斯的明,仅有短暂之效,须臾复垂,且逐渐加剧。

刻诊:患儿发育一般,舌脉末见明显异变,唯形气较弱。只见患儿每有仰头视物的姿态,偶或为了瞻视而以手指将眼皮扶起。

余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服三剂,毫无效果。细思之,眼睑乃足太阳膀胱经脉所起之处,患儿初因受风,伤于太阳之脉,遂至太阳经输不利,经气不振,故使眼险下垂。

以通阳疏络,调和营卫法治之,处桂枝加葛根汤:桂枝9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6克,葛根10克,枳壳15克,防风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3剂,日1剂。

药后明显好转,已能平目视物。因形气较弱,又以原方中加*芪10克以复正气,3剂。半月后其父来告,眼睑完好如前,随访一年末见复发。

按语:本病临床多以脾虚气陷治之,然本案乃风入太阳,经气不利所致,其依据乃是眼睑为足太阳经脉所起之处,此经脉辨证之典范也,果用桂枝加葛根汤取效,临证值得深思。

往期精选文章推荐:

杏林医话:一封家书

衡量中医水平的三阶九级

中药煎服方法图解

更年期综合征的特效方---更年汤

中医临床有“七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