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麻醉科成功开展超声下 [复制链接]

1#

当我们每天晚上睡不着觉,都需要靠安眠药来入睡,或者当我们头痛难忍时需要靠止痛药来缓解,并且长时间需要药物治疗。休息不好等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形成疾病顽固,反复,不能彻底解决。现在让大家充满期待的疗法出现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星状神经节的表面,使其被药液浸润,从而阻断它所支配区域的交感活动的方法。

(一)应用解剖

星状神经节由颈下交感神经节与第一胸交感神经节融合组成,又称颈胸神经节,多呈中间缩窄的卵圆形,长1.5~2.5cm,宽0.5~0.75cm,有许多放射状分支,位于第一肋骨颈突和第7颈椎横突根部前方,椎前筋膜覆盖于椎体,颈长肌和前斜角肌的表面,并接受T1~T2神经。发出的灰交通支(C3~C7)至C8和T1神经,含至臂丛神经的传出与传入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于血管、汗腺、竖毛肌、骨、关节等。星状神经节的颈下神经节分支包括:至C6~C8的灰交通支、椎动脉、锁骨下动脉、T1神经节和颈下心神经。星状神经节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系统。

(二)作用机制:中枢作用主要通过调制下丘脑维持内环境稳定,进而恢复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外周作用主要通过抑制阻滞部位的节前节后功能,治疗面部、颈部、上肢肩部、心肺部的一些疼痛与非疼痛疾病。

(三)操作技术

1.盲穿技术:患者取仰卧位,双肩下面垫一薄枕。体表定位:先沿锁骨上缘向内侧触及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2cm,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术者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拉向外侧,中指指尖下压触及骨性感觉,并尽量向内抵住气管外缘后稍向外移动中指,暴露穿刺部位。用3.5cm长,7号短针沿术者中指指尖轻轻垂直进针,至针尖触及骨质,退针尖1~2mm,回吸无血,注射1%利多卡因6~8ml。

2.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下解剖

超声下操作方法:消*颈部皮肤,穿刺针采用平面内进针方法,在连续超声引导下穿刺到达颈长肌筋膜表面(图一),同时避开颈动脉和其他重要血管,轻轻回抽,在超声监测下缓慢注入0.6%盐酸罗哌卡因3mL,观察药物扩散范围,退出穿刺针,按压穿刺部位,防止血肿和瘀血形成。

图一

成功标志:观察2~3分钟,出现同侧霍纳(Horner)征,表明阻滞成功。图一为阻滞前效果,图二为阻滞后效果,注射治疗后患者患侧眼裂明显变窄,结膜充血,瞳孔缩小,霍纳综合征明显。

图二

图三该患者因长期玩手机致颈椎退行性改变,有头昏、头痛、失眠、双肩部酸胀不适等症状,经过每日一次、一共7天的治疗后他描述症状有所缓解,在没有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睡眠质量较前明显改善。

(三)适应证: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用途很广泛,常用于上肢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也可用于治疗面部和颈部的一些疾病,比如单侧搏动性偏头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顽固性血管头痛、偏头痛、围绝经期偏头痛、颈源性头痛、交感神经性颈椎病、头面部颈部带状疱疹后疼痛、颈源性眩晕、失眠、神经性耳鸣、过敏性鼻炎、痉挛性斜颈、顽固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改善雷诺病和其他血管性疾病引起的上肢灌注不良都有良好的效果

(四)并发症及其防治

向下穿刺过深误将局麻药注入椎动脉引起患者意识丧失。局麻药误注入蛛网膜下间隙,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进针过浅且注射局麻药剂量过大,浸润气管-食管间沟内的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穿刺部位过高和注射局麻药剂量过大,可能阻滞膈神经,出现腹式呼吸减弱。穿刺针过于朝向尾侧,可能刺伤胸膜顶或肺尖,引发气胸。严禁同时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术者简介

李康永主治医师中共*员年7月毕业于文山卫校临床专业,专科学历,年至医院进修学习麻醉2年。年1月毕业于大理医学院成人专科班临床专业。年10月至年10月到昆明附二院进修麻醉及疼痛诊疗一年。擅长于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及彩色多普勒引导下注射治疗脊柱源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关节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疼痛治疗;熟悉围麻醉期的管理,有丰富的危急重麻醉处理经验及疼痛治疗经验。

欢医院麻醉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