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门诊实录帕金森病患者肢体震颤僵直4 [复制链接]

1#

家住甘肃的马先生,今年56岁,4年之前出现右侧不自主震颤,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美多巴一次半片,一天三次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有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半月前因震颤加重且出现行动缓慢、肢体僵直症状在神经内科进行治疗加司来吉兰一片。请问,是否能通过DBS手术治疗?

陈伟副教授介绍:

帕金森病是一个进行性的疾病,多是从一侧肢体的远断的震颤或者强值开始,慢慢地累及到另外一侧肢体,它的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或者是减缓,以及姿势平衡步态的障碍。

一般情况下,从确诊后开始用药3-5年后,患者会用药2-3种,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药效降低,或出现药物副作用。当出现异动、季末现象、开关现象等等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有较大影响。这个时候医生往往建议患者评估手术,适时接受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帕金森病的进展性,病情会逐渐加重,因此在左旋多巴类药物控制症状有明显改善的患者,就可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改善生活质量。

根据马先生的描述,美多芭药物控制效果甚微,能否有手术治疗机会,还需要进一步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主要评估两点:

1、是否适合手术;

2、是否能耐受手术;针对是否适合手术需要做:头颅核磁、美多芭冲击试验、病情进展评估(既往病情、病史分析;帕金森病发展速度及病情症状变化也是重要评估因素);精神心理量表评估等;针对能否耐受手术的评估,需要做心电图、肝功肾功等手术相关的检查,以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还需要提醒的是:马先生初期服用美多芭每次半片,一天3次,这样的治疗剂量相对较大,一般建议,初期药物治疗的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小剂量开始服用,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

帕金森病患者脑起搏器术前明确的评估、精准的靶点计算与选择;术中精确的电极植入、个体化的程控参数设置

从术前精确评估、核磁检查,立体定向头架的安装,患者连同立体定向头架做磁共振扫描,精准的靶点的计算及手术路径设计,还有术后的用药调整、首次程控(开机)及长期程控等,每个流程都要求主刀医生必须做到全程把控参与。目前手术从麻醉、消*到病人的电极植入,全部都是步骤化来进行,整体过程最快的只有1.5小时,一般情况下也仅2小时左右就能完成,这样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手术风险。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时期要怎么治?由于帕金森病的进展性,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还没有任何可靠的方法可以根治或逆转疾病的进展。病程早期,运动并发症尚未出现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运动症状,使正常生活尽可能的不受影响。在帕金森病程的进展期,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因运动并发症而严重受损,这个时候发现药物效果“逐渐变差”,逐渐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等。这个时候治疗目标应采用药物、手术治疗减轻帕金森病症状,改善运动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服药剂量、降低病残率。切勿等到症状严重时才开始药物治疗以及到药物治疗效果不行才考虑脑起搏器治疗,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在帕金森病晚期,这个时候即便增加药量也没法改善症状,还会出现诸如异动症,非运动症状也会更加严重,脑起博器手术对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并发症的效果尤为突出,术后5年较术前改善60%-83%,持续时间缩短67%-%;术后9-10年改善程度与前5年基本持平。脑起搏器术后5年和术后8-10年,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同术前相比分别下降43%-68%和36%-40%。可见,帕金森病的治疗并非单一科室及治疗就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因此我们中心首次提出神经内外科、精神心理科、康复科、影像科、骨科及术后程控联合帕金森病全新(关爱+治疗+管理)治疗模式。解决帕金森病中晚期内科治疗的局限性,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给患者最专业的帮助。

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北帕金森病关爱中心:

专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患者提供病情评估、手术治疗、康复指导、术后程控。

-

每周二上午

每周二、三下午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上午住院部20楼帕金森病关爱中心

(帕金森好大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